共存、共生

今年第一學期快到尾升,這麼多年來,本學期尾的一課文章最有意義。哪篇文章是探討愛護動物的趨勢,當中最重要的其實只需要兩個單字便能表達,『共存、共生』。

愛護動物、食物鏈、如何看待食物/生命、文明進步又涉及種種動物利用,例如藥物研究/實驗、保暖衣物材料(毛衫也需要利用羊毛)。人類完全地不再食用動物,又有否違反自然?令自然失平衡?不再利用動物,衣食住行,以至醫學進步等等,又會不會面對兩難?毛衣不取自動物了,人造的化學合成物料又會否帶來化學敏感?圈養的動物就視作食物,不圈養的就視作野生?對還是錯?食素者吃掉植物,又是否同樣在殺死植物生命?跟圈養動物類同,能持續種植的就不需要視作生命嗎(若強調對生命要好好保護)?事實上任何動物植物(任何生物),在地球上不斷地以不同的方式互相依賴、利用。

其實現代人進食時,大抵上不會考慮太多吧。動物又好植物又好,來源是可持續發展的也好、是濫殺捕獲而來也好、工業式製造甚至配合 化學/基因改變 也好,其實又能又可以了解多少?尤其大都會,人們只要儲夠金錢,簡單的一個購買動作,來自動物的利用成果便可到手,例如購買食物、藥物、衣物、… 一切東西,任何東西背後都有一定程度的消耗自然生態,只是往往顯得十分間接。原始人跟其他動物一樣,肚餓便去找食物,古人則普遍認為基於進食而令一個生命消失,是要向神明表達謝意,又或是為保障農作物收成而殺掉動物是需要向神明表達悔意。慢慢部分動物淪為勞動力,加上工具發明,佔據/爭奪 尋找或製作食物的空間,演變成戰爭。戰爭又轉化至商業上的劇烈競爭,人類版本的森林爭奪/叢林法則,莫說是甚麼自然生態保護的問題了,人類本身就是以不同的方式互相撕殺,互相滅絕,本身人類對於人類社會生態的看待上,整體的運作框架其實早己經對 共存/共生 於地球上的概念背道而馳十萬八千里。

人類不單止對任何自然生態具有極先進的破壞力,對人類本身的社會生態也是有十分大的破壞力。文明發展/商業進步,任何改變也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推倒、重來。利益當頭,Side effects 在當今的大時代裡,在意的人急速減少,往往一部分的人類早己成為被圈養的人類,生存空間上更成為既得利益者的 滅絕/壓逼 對象。社會生態失去平衡,上流的人以不同的方式利用下流的人之 腦力/勞力,一層一層壓柞,還往往表示基層的人己經有很好的社會保障,那些被壓柞的人類群,就是等同被圈養。

コメントを残す

メールアドレスが公開されることはありません。 が付いている欄は必須項目で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