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與實淺上的困擾

突然回憶起昨晚的晚宴上再遇上的一位 日協 前輩所說的一句說話,當時她正關心我在 日協 裡的現況,包括跟她當年於 日協 裡修讀時的變化比對,以及趣事分享。

『當時畢業生們(普通級三年制)均對 日協 有另一種形容/稱呼,”聾啞學校”,因 日協 的背景歷史因素,科程上比較側重於閱讀及書寫層面上,會話層面必須要到外間另找地方補強…』

這一點,相信所有 日協 學生均明白,Even 我多年來填寫的意見書上所提及的會話環節喝求有所對現,但畢境課程內容緊逼,堂上抽出來作會話的時間十分有限。反而其入門級時可跟先生/同學對話的時間比較多(尤其是入門級裡第三學期大幅度汰弱留強縮班一半之前,十幾班可縮剩幾班)。

日協 每年均有短期會話班開設,但跟正規課程相比份量是太少了,而且需要另行選報。

今年 12 月應付重大關口 (16 個月制入門級至 3 年制普通級一共有 13 次校內考試) 之後,普通三年級的大考後便有機會能普通級畢業,50% 打算順勢升讀 研究級 (日後重返需先考編入試,Even 持有普通級畢業證書),但 100% 會另找地方練會話。

日協裡第一次考試回憶錄

2011年5月日協的春入門級班級如常地開展它們的第一個學期。那段時間,己經離開了原有的工作快兩個月了,期間去過一趟特別的旅行,還未找到新工作的我。當年 4 月裡有一次到香港島應約見工面試,事後便走到 日本文化協會 的校務處報名入讀它們的入門級課程。在此之前,其實己經自學了近一年的日本語,當然是進度不理想,也停留於過份簡單的單字,以及五十音標之上。或許是待在家中閒著悶,加上不想半途而廢,真的打算圓夢(十分久遠的其中一個願望被 2009 年一次老友相約同行的半自由行影響而燃起火光),面試後刻意乘搭 港島叮叮 到中環。下車便到提款機處提款,十分堅定的填好報名表格、繳交登記費、學費(當時是每個月收一次學費的)、教材及教材用具費(配合指定類型課本使用的發音筆),正正式式踏上正規的日本語學習之路。

五月開學(入門級為期一年零四個月),第一個學期於八月初便完結,Sem. Break 前先要應付第一學期期考,臨近第一次的期考我才知道一件重要事情,每個學期的期考若不過關,是無法過渡至下一學期的。當時的入門級來說,若真的”肥佬”,只能轉到另一季度開學的入門級班別再來一次。即是說,春入門班別的學生某一個期考不及格,可轉入秋入門級的第一學期,大約等待三個月(秋入門於九月開課)。如此類推,”肥佬”一次便會延遲半年時間才能畢業。

回到第一次期考的現場,當時 日協 仍有兩層的,第一層是主考場,所謂的主考場是由平時那幾個課室打通而成,技術一點說是課室分融的牆是活動板來的,活動板被摺起並推至後方,便能變成一個大考場。而我的第一次期考並不是於這個大考場上進行,反而是於另一個小課室裡進行,人太多了吧。理論上於小課室裡考試壓力應當比較小,但也有缺點的,過度輕鬆的話對時間的掌可能會出現問題。第一次面對 日協 校內試的我,發現考卷十分有份量,頁數多且很像中小學時的中文科考卷模式。零經驗之下,監考的先生宣佈餘下10分鐘時,我尚有兩頁還沒做畢!趕急地草率地完成多一頁時,時間己到,不能再作答。就是這樣,筆試卷最後一頁是交白卷的。而且那個打擊车嚴重影響聆聴卷的狀態,近乎是亂填答案的。

十分的幸運,萬二分的僥倖,整體分數能夠超過 150 分,順利過渡至第二學期。

有種格言

有一句格言,出自一位資深的先生,『150分剛好合格的同學請不要太高興,你們並不是得到 150 分,而是尚欠 150 分,因為 300 分才是滿分!160 – 180 分者,很危險;180 分者,到安全線,需要加把勁;普通 200 分或以上才勉強可謂理想分數,250(還是 240 呢,這個不太記起) 分或以上就最好啦…』

不是每個學期的首個課堂均有機會研討一下考卷的,若計算獲派發作堂上討論的考卷(研討完畢會被收起不准帶走),最高分的一次只有 220 多分,發生在入門級的第三個學期裡,Second marker 則再因好些日本漢字寫得不好,再扣一點分數,修定分數為 202 分!

首次不及格 需要找數

自此便知道這所學校絕不簡單,比對報讀前的資料搜集,我明顯地沒有在意它的考試制度是如此嚴荷。往後的三年制普通級,每一年的考試模式均有所不同,每一年度裡的第一個學期均需要重新適應一番。

而到了 2015 年的 4 月,普通級三年生的我,正式面對畢業年度裡的第一個期考,首次遇上挫敗,不及格了。筆試卷部分超低分,只得 近 50 分(200分滿分),聆聴卷卻有 60 分(100分滿分)。若按照學校既有政策,我需要”執包伏”了(下一年可以考編入試方式試圖重返普通級三年)。可幸適逄 2014 年芋個學期起,政策有所改變。第一步是容許調級,成績不佳者可接受安排降級至上一個級別之同一個學期。例如,普通二年生於第二學期不及格,可以調至普通一年級第二學期重讀。第二步是加入試升機制,若成績不太差勁,跟主任會面後被認為仍有重生可能者(e.g. 其中一份卷及格、平常表現不太差),可獲准試升。但這個試升是有條件有代價的,整體分數之差額,需要於下一次期考時補回(即是需要”找數”)。

回想以往成績公佈日,學生們需要親臨學校觀看合格名單長示板。若發現自己的名字沒有出現,即兇多吉少。需要跟主任見面的原因多數都是分數問題,這些同學若跟主任相談過被認為可作跟進,大致上有兩條路選擇,第一,寫求情信,待校長發落,可能獲准過渡至下一學期;第二,可付費要求覆核試卷有沒有批改上出錯的地方,但一向有 Secound marker 制度,能爭到加分地方可能性不大。因此,有些同學即使己經是在職人士,知道自己不及格時,都有部分人當場落淚,或許這個結局實在會影響他們的工作吧。

日協 尚未改為只有一個樓層時,空間比較充足,合格者公告板的面積很大,加上人們喜歡圍觀、拍照、發呆…,氣氛都相當複雜。

コメントを残す

メールアドレスが公開されることはありません。 が付いている欄は必須項目で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