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學歷的反智重點何在

原版:16 Nov 2017
更新:Dec 2017

原本二戰後嘅世界,各取所需,大家都明白戰爭害多於利,以前哪有這麼多閱兵、軍演?一嚟就打啦,輸咗嘅就接受條款,跟隊跟遊戲規則。平和時代下本來大家各有目標,有人認為摶命爭錢就是成功,有人認為做某些事自己感到滿足就是成功,各有各目標共存。目前,全世界都只推向單一層次價值觀,先進咗還是落後咗?

近十年開始出現涉及低層次衝擊,整體以錢為唯一量度單位嘅氛圍下,先後出現過好幾個人做出反智行為,而觸發點是他們執著於他們覺得被我看低、看成低等…。他們有一個特色,十分在意別人觸碰到他們沒有唸過大學(或其它方式取得的 Degree 之類),繼而會千方百計去展現他們何等 Prond of 自己無 Degree 而又能掙很多錢,有多醒目。

十分可憐,有無體驗過 Degree 課程,分別大抵上只在於有無面對過如何千方百計地好好利用已學過的基本概論,再發展/轉化出自己的一套模式及方法去完成一個 Project。至少我認為是這樣,就只不過是這樣。Degree 只要求試鍊一個人能否利用任何方式去達成一個目的,而又能好好表達自己的做法為何,取材如何,選擇/決擇上的看法等等,完全不代表一個人合格了 Degree course 就是聰明、醒目、有才華、Creative。極其量只代表一個人能為自己的決擇有分析過一定條件狀況,也總有一些原因,而不是人云亦云、搬字過紙,就算是抄,也抄得有所得著、有些理解、有所啟發。

有時候,想找人們一起合作去做一件事、一門生意、一個活動,為方便管理及協作,往往會傾向找回有 Degree level 的人去擔當好些重要位置。當然,具備特定技能且有利於該事情上的人也會一併採納,始終好些事情空有管理及理論是沒有意義,總需要有技能實現各需要。而就在這些討論與互動當中,未曾深入解構說明一切之初,往往會因為簡單幾句對話而出事端,例如有無做過/經歷過 Degree course 做 Group projects 的體驗話題內容。最直接的是有一個朋友好有奇怪語氣、目光、動作下彈出一句,「我就會…咁咁咁…做囉,我無讀過大學㗎,我讀過 High Dip 咋…」

喂阿哥,做乜Q嘢事啦!?

又試過在一個好朋友 Group 間提及自己的工作上需要找多些人幫手合作,工作需要分擔。好容易會有人發問,打算幫忙的話有甚麼要求。而哪件工作是涉及 IT Knowledge 的,很自然我會說明很基本要修讀過 Degree of computing …。此刻又會有人出事了,又覺得我在暗諷他沒有甚麼高學歷之類…。

大佬呀?我要搵人做 IT 工作呀,有 IT 學歷要求也很正常吧?!假設有一個人中學畢業後一直從事物流業前線工作,又無自己研修/研究過 IT 工作上的事情,難道我都要認為他適合勝任?

再者,我嘅甚麼甚麼 Degree of computing 之類的要求說法,只係好表面的要求,我還要仔細去了解有興趣者的工作經驗或學習經驗又是否合適我目前所打算分拆出來的工作,IT 的領域也十分廣闊,話說回來,即使有一個曾讀畢 Degree of computing 的人在我面前舉手㧈算參與,也未必成事。而另一角度看,有些事情即使是我所認識,也不代表我很熟練該事情,之所以我才需要再找人來參與或幫忙呢,所以,怎麼要覺得我在「曬命」、「諷刺」別人呢?我自己都搞不好事情正在找人,求援中呢!

說到這裡,何謂低層次?無學歷就必然是低層次?

朋友間往往不用理會怎麼會走在一起,就是走在了一起了,大家可能只為了休閒而聚頭,為何不能放鬆地好好享受傾刻娛樂?難道我決定埋堆時,有查問過大家的學歷背景才決定是否有興趣走近?至少我沒有這種想法。

市井之徒使用 Social Network 的反智思維

Facebook 的的朋友可以是五湖四海,甚麼的人也會有。Facebook 可以將不同的人分門別類,沒有”星星”級別的人,大可以設定為關掉任何 Notification,最好也不用 Login 手機上 Built-in 的 Facebook App,需要使用時才 Login 到 Facebook web site 上(使用 Web Browser 瀏覽)。每個人都有自由在 Social Network 平台上發表,一樣米養百樣人,各人喜歡看的東西也不同,怎可能投訴芋人所謂「炸板」???換個角度,你遇上喜歡事情,你又會不厭其煩地追看頻密地出現的某類 Posts 吧,To be 炸板, or not to be 炸板?我也很討厭有些人喜歡不斷轉載轉載但又沒加上半點自己的感想之類,尤其是新聞類資訊,幹嗎的?今時今日新聞 Notification 大可以自行訂閱不同網站的 RSS Feed、有關傳媒的 Fan Page notification 又可行,根本不用人們去不斷 Retweet mode 全開似的!!!雖然我很討厭,但頂多腦補 Filter 掉,甚至是 Unfollow (不等於 Unfriend,只是獨立地不再要 Timeline 上出現哪個人的訊息,有需要時才進入哪個人的 Wall 上看)。

所以香港可能是人均擁有最多流動上網裝置的城市,可是真正叫做懂使用的人少之又少,我己經不是寄望人人都是專家、Advanced user、Pro User、…,只係有些 Common sense 及基本認知。又要用又要 Join 但很基本的東西也不去理解一下,我的心底話是,「唔該你唔好用啦,又要用又要不斷閙人,無人逼你要全部照單全收的,學下點 Set 啦,最 Q 憎 D 人市井 Mode 全開,又要扮潮。」

[Dec 2017 更新]

斷章取義

上文有段落是講述有關 IT 工作上需要找 Helper,目前己找到四位朋友有興趣學師,日後有機會幫忙,目前要準備如何有效地教,因為人數由一人變成四人。

另一邊廂,跟朋友們準備成立的新公司,工作跟 IT 沒有直接關係,反而比較接近傳統生意。當中也涉及物流事宜,所以,身邊有友人曾從事/現在從事物流類工作的,若有幸能參與的話可以互相幫助一下。人選有幾位,而其中一位人選,也曾打算合作的,但當時大家均受到太多情緒問題困擾,也涉及申報問題,事情就擱置了。失望是有的,時機不遇,也跟哪人表逹了我對無法開始的狀況有多不滿。如今找到了別的人參與籌組新公司,再來一次,且有別的人能流輪擔當物流管理工作,可以一再集思廣益一下。哪人雖然無緣一起創業,但可以當一位非常規的顧問,畢境曾做過三種形態下的物流工作或轉售生意,有些經驗是可以借鏡的。做不成生意,仍能是朋友,最近也一起到台灣旅行,在台灣旅行這事情上,絕對稱得上是台灣通。

不知何故,有人會喜歡從好些對話、留言、狀態分享上斷章取義,而且更會鸚鵡學舌,…。做任何事,合作不愉快及不滿呢,我早就多次表逹,更比跟好友吐槽還要早很多。將不滿表凖過後,冷靜過來,工作上合作不了,其它事情上仍可以是有交流與來往的價值。關係總充滿變數,有好有壞有平淡有熱血林林種種…,而哪些價值未必跟金錢有關係。窮得只有錢,富得只向錢看,有得必有失,失去 Balance 的話,代價當然相當大了。

莊子秋水篇第十七 解說

近日有好友分享了一些見解,大概是重溫一下莊子的其中一個雜篇主題,再度重溫起來又找找有沒有新的解說資訊,找到這個:

http://www.worldofmastermind.com/?p=2953 [Blog web site: 信堅園地]

這個主題有一個金句,近來在某一個網台節目中,主持人也有提及過,「井蛙不可語於海, 夏蟲不可語於冰」。

コメントを残す

メールアドレスが公開されることはありません。 が付いている欄は必須項目で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