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三十年後再拉長
現時本港在行走的雙層巴士車身最長為 12 米,但今年九巴和城巴都會引入 12.8 米長之雙層巴士,並將投入實際載客營運,以試驗更長車身巴士於香港道路環境運作的效果。此車一投入服務,將更新香港商業營運雙層巴士車身長度之記錄。
維持了 33 年的 12 米長度上限
七、八十年代香港人口急增,政府發展多個新市鎮,而地鐵只是剛剛通車,九廣鐵路電氣化也未完成,巴士遂成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逼巴士」是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何疏導大量乘客是巴士公司相當頭痛的問題。當時的雙層巴士只有雙軸,最大型的「珍寶」 (Fleetline)長度也是十米左右,載客量約 130 人,於是九巴和當時仍有港島巴士專營權的中巴邀請各車廠提供更大型的巴士,至 1981 年都城嘉慕 (Metro-Cammell Weymann,簡稱 MCW) 率先交付超級都城 (Super Metrobus) 十二米三軸雙層巴士,總載客量超過 160 人,各款雙軸巴士頓時被比下去,及後另外也有來自利蘭 (Leyland) 的奧林比安 (Olympian,或譯奧林匹克)、丹尼士 (Dennis) 的巨龍 (Dragon,九巴版) 和禿鷹 (Condor,中巴版)、富豪 (Volvo) B55 三款同為三軸十二米雙層巴士抵港,當中中巴車隊編號為 DL1 的一部禿鷹的載客量更高達 171 人,此記錄至今仍未有其他車款能打破。最後是丹尼士的產品同時獲得九巴和中巴的訂單,而利蘭和 MCW 分別只獲得九巴和中巴一家的訂單。
12 米成為長度標準其實只有十餘年
八十年代初九巴和中巴引進十二米三軸雙層巴士後,認為十二米車型載客量雖大,能緩解非常繁忙的路線的壓力,但未必能切合大部分路線的運作,於是在引入十二米車型後,再引入同款車身較短的十一米三軸雙層巴士,其中九巴八、九十年代引進的十一米巴士總數更比十二米巴士多出許多,自八十年代中起,九巴新購巴士大部分均是十一米長的車型,直至九十年代末低地台巴士面世才出現變化。至於八十年代主要訂購十二米巴士的中巴到了九十年代初也改為引進十一米車款,直至 1998 年失去專營權也沒再引入十二米車型。只有城巴是由九十年代初逐步獲得政府批准接手中巴部分路線、容許開辦新路線等踏足專利巴士市場時,已經是以十二米雙層巴士為主力。
低地台時代
1997 年丹尼士開發出首款三軸雙層低地台巴士三叉戟 (Trident) ,特點為上、落車門均不設梯級,可供輪椅駛上,車內並設有供輪椅停放的位置,供九巴和城巴測試的「樣版車」均為十二米長,雖然同車款有提供 12 米、11.3 米、10.6 米三種標準長度,九巴(包括龍運巴士)、新巴、城巴三間公司均主要引入 12 米長的車型,11.3 米車型只有新巴有少量引進,10.6 米車型雖然三家也有引進,總數仍是遠低於 12 米車型。後來引進來港的富豪超級奧林比安 (Super Olympian)、利奧普蘭 (Neoplan) Centroliner 等低地台巴士,也幾乎都是 12 米長。
未能成功的十五米試驗
1997 年九巴曾試用一台 Neoplan Megashuttle 十五米四軸雙層巴士,並曾於公路上行走測試其行車表現,但最後政府仍沒有批准引進該款載客量可達約 170 人的巨型巴士,巴士長度記錄未能刷新。
載客量減少的趨勢
大家對於一排座位中一側是三座位,另一側是雙座位的 2 + 3 座位配置應該不會陌生,2 + 3 配置下座位寬度以成年人體型來說頗為狹窄,三人並排坐下時最外面的乘客往往被擠得身體一部分突出座位旁,並不好受。於是自九十年代中起,各巴士公司均以一排兩側皆為雙座位的 2 + 2 配置為標準,座位寬闊了,乘坐的舒適度改善不少,但可以想像每排減少一個座位後,上層座位數由六十餘座下降至只有五十餘座,每車的總載客量自然隨之減少。低地台巴士因需騰出輪椅停放的位置,加上前輪拱多數不再設有座位,座位數量又再減少,計及企位增加後總載客量和同為 12 米的非低地台巴士差不多或略少於後者。及至 2003 年九巴引入 TransBus Enviro 500,首次採用所有梯級均是方形,梯間沒有轉彎的「直梯」設計,樓梯長度增加導致座位數目再次減少,新車長度雖有 12 米,載客量只餘 11 米非低地台車型的水平。九巴其後約十年引入的新雙層巴士幾乎均是直梯設計,因此許多從前以十二米車型行走的路線在更換新車後運載能力降低,乘客上車後沒有座位、甚至無法上車的機會增加。
重新提高載客量
另一邊廂,城巴除了首批 Enviro 500 和九巴同樣是直梯設計外,其他同款巴士改為採用一道較傳統曲梯為長,但仍短於直梯的新型曲梯,令旗下的 Enviro 500 可比九巴的同款巴士多設四個座位,但仍不及非低地台的 12 米巴士。到了 2012 年,九巴和廠方在研發新一代的 Enviro 500 時,開發出將最上一級改為橫置、梯級仍呈方型但長度比直梯為短的「方梯」,以騰出更多空間設置座位;同時又選用椅背較薄、角度較高的新款座椅,縮短兩排間距離,於上層增加一排座位,終於將座位數目回到 12 米低地台車款的水平,此稱為「高載」的策略後來也被用於新巴和城巴部分同款新車內。
進一步增加載客量的方法
「高載」設計已經被部分乘客批評椅背不舒適、行距太窄而有「頂腳」感等,要再縮減行距已行不通,增加載客量必須另找途徑。這次巴士公司選擇了嘗試更長車身車輛,令上下兩層均可再增加一排座位,令車輛的座席數達到接近 12 米非低地台巴士的 99 座。新增容量主要為座位,也可以避免增加企位後卻因乘客不合作走進車內而未能達至預期效果。 平情而論,在政府嚴格限制巴士數量、難以批准新路線的背景下,有關部門不打官腔「政策是以鐵路為骨幹,其他交通工具作輔助」,而容許巴士公司試用較現行法例容許更長的車型;兩間巴士公司捨易取難,沒有「翻叮」2 + 3 座位配置或重施八、九十年代下層車廂平坦部分減少座位改為企位故技,不犧牲乘坐舒適度而增加載客量,雙方在引進 12.8 米車的態度是值得肯定的。
作者:Danny Wong